近年來,加密衍生品一直在增長,為交易者提供了對沖市場風險並增加潛在獲利的機會。
在本文中,我們將探討數字資產衍生產品的用例和吸引力。
什麼是加密衍生品?
在加密貨幣領域之前,衍生品在傳統金融產業中已經是流行的金融工具。
衍生品代表兩方或多方之間的金融合同,其價值源自單個或一組標的資產。
衍生品可以涵蓋廣泛的資產,例如股票、債券、商品、貨幣、市場指數和加密貨幣等基礎工具的金融產品。
與現貨交易不同,衍生品提供了槓桿進行交易的選擇,這使交易者能夠擴大其潛在利潤。 同時,保證金交易(用戶使用借入資金進行交易)也伴隨著風險的增加,交易者可以看到他們的保證金被清算。 因此,衍生品被視為高風險資產。
在加密貨幣市場上,兩種最常見的衍生產品類型是期貨和期權合約。
期貨合約
在期貨合約(簡稱期貨)中,雙方同意在未來的某個日期以約定的價格買賣數字資產。 期貨合約是標準化和交易所交易的金融工具,買賣雙方都必須履行其義務。 期貨通常具有每週、每兩週、每月、每季度和每兩季度的時限。
但是,有一種稱為永續期貨的變體,沒有到期日,允許買賣雙方在未清算的前提下保持自己的頭寸。
期權合約
期權合約(或期權)與期貨非常類似,因為它們還包括雙方之間以預定價格和日期買賣加密貨幣的協議。
但是,這兩種衍生工具之間的主要區別在於,持有人不一定要在到期日當天行使其購買或出售的權利。
要簽訂期權合約,交易者必須支付權利金。 如果他們不想在合同期滿時行使權利,仍然必須支付權利金。
期權有兩種選項:歐式和美式。 儘管只能在到期日當天行使期權,但美式期權允許買方在合同終止之前的任何時間都能買賣金融工具。
加密衍生品的用例
加密衍生品有許多的用例,包括:
˙對沖市場風險:加密貨幣衍生品的主要好處之一是能夠對沖市場風險。 例如,當交易者持有比特幣,但擔心波動會對其投資產生負面影響時,他可以做空期貨合約或期權。 衍生工具還可以幫助用戶在交易加密貨幣對時限制其風險。
˙穩定價格波動:加密貨幣衍生品不僅可以幫助交易者,還可以幫助礦工和商人降低其風險。 使用期貨或期權,企業、驗證者和具有存貨的商人可以穩定數字資產的價格走勢,從而使他們可以將更多精力放在核心業務上。
˙做空數字資產:雖然現貨交易是從未來牛市中獲利的好方法,但當加密貨幣價格下跌時,它缺乏獲利的能力。 另一方面,衍生品允許交易者做空數字資產,他們從交易所(或其用戶)借用加密貨幣,並在價格下跌時使用硬幣做出售或回購它們。
˙增加潛在利潤:與現貨市場不同,衍生品允許用戶利用槓桿進行保證金交易。 他們可以利用高達100倍的硬幣進入多頭或空頭頭寸。 因此,如果資產價格朝著理想的方向移動,交易者可以賺取更多的利潤。 同時,他們使用的槓桿越大,在追繳保證金的情況下損失硬幣的機會就越大。
數字資產衍生品的興起
從巴比倫統治時代到中世紀歐洲,數千年來,我們的經濟一直存在多種形式的衍生產品。
然而,現代衍生產品在1970年代流行,當時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和芝加哥貿易委員會(CBOT)引入了期貨和期權合約。
根據國際結算銀行(BIS)的數據,2019年衍生品合約的總市值達到12兆美元。
現在,讓我們看一下加密貨幣市場。
與傳統工具相比,由於數字資產具有較高的增長潛力和更大的波動性,因此在比特幣於2009年推出幾年後,可以看到(大多為小規模的)交易所提供比特幣衍生品交易就不足為奇了。
然而,當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和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於2017年12月推出比特幣期貨時,加密貨幣衍生品開始吸引更多交易者。
從那時起,包括Binance、Derbit、OKEx、BitMEX和AAX在內的許多加密貨幣交易所都推出了自己的數字資產衍生產品解決方案。
同時,根據TokenInsight指出,加密衍生品經歷了零售和機構客戶的大量需求,這導致資產的總交易量在2020年第三季度增加到2.7萬億美元(自2019年第三季度以來,同比增長159.4%)。
有趣的是,數字資產衍生品的交易量在2020年第一季度也激增,自2019年第一季度以來,同比增長近八倍。
在AAX上交易加密貨幣期貨
下一代數字資產交易所AAX對加密貨幣期貨合約也經歷很大的需求,到11月初創下了24億美元交易量的紀錄。
在AAX上,用戶可以交易七種不同的加密貨幣期貨合約(包括BTCUSDT、BTCUSD、ETHUSD、ETHUSDT、BCHUSDT、COMPUSDT和LINKUSDT),同時在安全、機構級平台上享受閃電般快速且低成本的交易。
你準備好進入不斷增長的數字資產衍生品市場了嗎?